众生皆苦,只不过有人整天忍不住的四处哀嚎,有人咬住牙不喊疼罢了。
“我也不觉得自己可怜。我只是好好干活,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靠自己的双手,挣点钱,挣了钱找孩子。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照顾家”
—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
究竟苦到什么份儿上才叫苦,是精神上的孤苦,还是肉体上的疼痛,你认为的苦就真的是苦么?
我也曾仅仅为没人理解自己,而觉得自己命苦,也曾因为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够强抱怨过童年时代的成长环境,原生家庭不给力。
直到越来越发现,这些不叫苦,苦跟外在世界没什么利害关系,一切根源还是在自己身上,从那以后,咬住牙,哪怕牙碎了,偷偷往自己肚子里咽。
然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啊,就是这样,本来就是苦的。
苦,味儿就对了。
— 1 —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主人公在大多数人看来几乎是生活在人间炼狱的故事。
打动我的也不是他吃了多少苦,而恰恰是他并不觉得自己苦,哪怕在常人看来,这种日子还不如死了呢…
我都不确定换作自己能不能扛得住。
扛得住一家六口,扛得住老爹瘫痪,扛得住老妈骨折,扛得住儿子走失,扛得住每天凌晨到天亮的上百袋水泥和沙子。
他是个儿子,也是个父亲,他得赚钱省钱,赚钱养家,赚钱去找回他走失的儿子。
“我辛苦一点,就算把命搭到里面,也要把孩子找回来。”
这是一位朴实的底层体力劳动者的终极愿望。
苦么?
一袋沙子60斤,一袋水泥100斤上一层楼一块钱,在北京,今天的价格,有点讽刺,但却不敢有丝毫瞧不起的意思。
赚钱嘛,不寒碜。
没偷没抢,凭本事吃饭,到哪都不寒碜。
寒碜的该是那些遇到点逼事就矫情个没完没了,只会嘤嘤嘤的人。
— 2 —
故事里的人在现实里还有很多,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某个不知名的角落,有可能就在你家高楼阴影小的废旧小区。
他们穷尽一生的终极目标极有可能就是能有一天让孩子过上你现在这样的生活。
正如你常常抱怨的,别人家孩子的起跑线已经是你的终点。
这么看来,你又何尝不是别人的终点呢?
评论区有人写道: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这是我们作为看官,对于人生无常的感叹。
这个人的故事之所以会被大家看见,也许是命运使然,他就是1月18号在北京朝阳区被发现的新冠无症状感染者。
屋漏偏逢连雨夜,如今隔离治疗,怕是短时间内无法打零工赚钱了。
赚钱干什么?养家找儿子,不赚钱能不能找?地方部门不作为,竟然找尸体给他认领…
若不是这次疫情,让他的故事在网上发酵,怕是只能这么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找下去吧。
有人说这次离奇的感染,就是老天在帮他找儿子。估计这次有关部门该卖卖力气了吧。
还真是讽刺啊。
— 3 —
他的苦一定藏在心里,失子之痛压过了一切生活之痛。
你的苦呢?
满满一天的工作?
多少人刚刚成为企业被优化的一员,有数百万的去年应届,还没找到工作。
这么看来,你苦的让人羡慕。
今天的饭菜不合口?
今天的行业太内卷?
今天的生意不好做?
能以言表的苦就都不是苦,是矫情。
当觉得自己苦的时候,看看更苦的人,你的苦根本不值一提。
余华的《活着》你可以反复看看,看完就知道你的苦到底有多甜。
生活可能看不到谁吃了多少苦,但它会奖励咬住牙忍痛前行的人。
与其被动的受苦,不如主动的选择吃苦。
苦吃没了,就该甜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