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一下在跌宕起伏的2021年花了昂贵的代价总结的几条经验,适用于小老板、个体户、打工人。
他会成为你2022年的保命良方。
今早六点多爬起来,并没有像之前的每一天淡定的读书,浏览资讯,而是慌忙的吃了口饭,去排队做集体核酸。
大概排了4个多小时的长队, 然后用了不到一分钟, 捅嗓子通关。过程中我就在想普通人如何能够平安的度过这一年。
当然指的不是这个疫情,因为国家会尽早为我们摆平它。但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经济上要怎么办?
如果今天你没有足够的老本,无法支撑你因为停工造成的损失,或维持基本生计,那该怎么办?
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是没想过,疫情来了,没班上了,没收入了怎么办?
企业停工,工厂停产了这么办?
之所以没有办法解决,是因为大家大多从事着必须有良好的线下环境才能持续生产的业务。
那线上的业务就靠谱了么?这一段时间明明看到网上好多人在唱衰互联网行业,说物极必反,互联网开始进入衰退期,到底是不是真的?
该不该从现在开始进行企业转型,个人重新的规划成长路径?
这些问题最终还得靠你自己去想通并决定,而我只能就过去一年的探索和经验,告诉你,在2022想要保命活下去,活好,必须掌握的三个思维:风口思维、系统思维、测试思维。
— 1 —
互联网的每个十年造就了无数的创富神话,草根逆袭,白手起家,然后富甲天下。
你要问他们有什么秘诀,他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选择,是时代,是风口。
而他们就是站在风口上的那头猪,并不是因为聪明造就了时代,而是抓住了时代让他们起飞。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的风口在哪里?
我们观望了这么多年,我们尝试了这么多年,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感觉总是没踩在正点上,要么是步子迈急了。
要么就是,就晚那么一丢丢。
那风口论到底靠谱么?
我用实际例子告诉你,我踩到过,也错失过。
所谓的踩到风口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就是你根本自己都无法解释,你的产品,你的服务在那一时间就是有人付费。
换句人话就是说,根本不知道你这钱是怎么赚的,而且自己也并没有多么的玩命和努力。
相反的,没踩中是个什么感受,那就是累,一直在苦苦的追,用了不止一倍的努力,就是拿不到结果。
一边看着人家赚钱,越来越急,越急越乱。
所以我在这里告诉你的风口思维并不是一定要找到那个风口怎样怎样,而是….
你要清晰的认识到,风口这东西,也许是时代的,也许是别人的,也许就不是你的。
什么意思呢,说句通俗的老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人踩中了,买对了彩票,押对了宝,可能并不是他有先见之明。
而是恰巧,他之前从事的,练就的,积累的技能、资源,与当下这个风口匹配。
而当你看出这个风口时,现追是来不及的,就像我常说的那句话,漫漫人生路每步都算数。
该是你的你错不过,不该是你的你追不到。
风口面前,理智判断,这个事,究竟跟我有没有关。
— 2 —
第二个是系统思维,什么意思,就是之前你在某个工作岗位,比如只负责生产螺丝钉,你就可以活得很滋润。
而在今天,单一的技术工种无法迎接全世界内卷的竞争,就要求你自成一个系统,比如生产螺丝母,在掌握把它们拧在一起的技能。
这也是我常说给新人小白的,你先干好自己的活,如果再能协助其他部门做好他的工作,这样你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现在单一的技能越来越不值钱了,可替代性太高,随便来个认干的,比你年轻的,体力充沛的就可能会淘汰掉你。
但是如果你一步一步把整个部门或跨部门的工作都了熟于心,那你就拥有了更高的价值和竞争力。
因为,掌握系统的人,自己完全可以单枪匹马的干,要么成为老板,要么成为合伙人。
如果这个系统是你一手创建的,你可以想象到他的价值和你未来的空间。
就拿互联网的今天来说, 一帮玩不起公域流量的玩家开始鼓吹私域流量的伟大,到头来,尴尬的发现,没有底子,根本玩不转。
因为不从系统来看,任何一块构不成一个循环,或叫闭环。
从公域获取,到私域沉淀,再通过精细化的运营产生高客单价的消费。
单一环节最多也就只能吃饭,只有你建立并跑通了一套自己的系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系统思维就是,别想着这件事跟我无关,别觉得会一个点就能抓住全盘。
在系统建成之前都不安全。
— 3 —
第三测试思维,以前有专门讲过,也是无往不利,百用百灵。
掌握这种思维,想知道眼前的到底是不是真机遇,唯有通过快速的测试。
否则,推衍跟现实永远有差距。
要不就是低估了用户,要么就是高估了产品。唯有完成小规模测试,拿到正反馈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的投产比。
是的投产比,其实是所有创业者最该关注的事儿。
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诸多方向里,找到那个自己能够拿到的结果的领域,如果投产比打的漂亮,就直接AII in下去。
如果测试结果不满意,就快速的调整,反复测下去。
这个是今天所有快速获得成功的人的公开秘密。
你今天可能只看到他的一款产品,实际上他可能是通过测试了100款,最后找到了那款你喜欢的。
最后
2022年保命的办法:
理性的看待风口,评估这事跟自己有没有关。
搭建一个系统闭环,提升竞争力。
不断的测试下去。